光伏产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体保持千亿元规模,光伏产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而这对于太阳能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也是十分有利的。海尔发起成立太阳能质量联盟,既是对广大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品牌的负责,因为质量的提升,毫无疑问,将为海尔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多的消费者满意度和更高的品牌美誉度。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品牌,海尔自进军太阳能行业以来就一直坚持最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牵头成立首个质量联盟是其立足消费现状提高产品质量的又一举措。这些忽视产品质量的企业,如果不能自我转型顺应升级趋势,那么势必将在行业调整中难以容身,最终只能被消费者淘汰,退出市场。消费现状呼唤行业洗牌作为一个可再生能源生产大国,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占世界的76%,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消费者整体满意度仅为53.9%。近半数太阳能品牌面临出局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已达5000多家,牌子近6000多个。为了追求利润,这些作坊式、游击式小企业所采用的原材料和配件基本上都是以低价为原则,如此组装起来的太阳能往往存在漏水、漏电、耐压性差、集热效率不合格等诸多问题。
作为海尔集团斥巨资投产绿色能源项目,海尔太阳能每年以10倍速的增幅高速发展,2010年海尔太阳能仅96天的订单量就超过了2009年订单量的总和,专为农村市场研发的超值系列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自上市以来就凭借着品质、服务、价格的三重竞争力,在家电下乡市场一路领先,深受农民朋友喜爱。此外,通过与下游经销商的合作,质量联盟还加速了对高品质太阳能产品的推广和普及,直接为行业重整做出有利导向。消息传出后,Q-Cells、Solarworld等太阳能大厂股价纷纷上扬。
按照德国的立法程序,全案从此进入调解委员会,由联邦政府和各邦政府寻求妥协方案,结果如何目前还很难预测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目前,低碳社会呼之欲出,一个新的国际标准——碳标准即将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未来社会所有经济行为都会以低能源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作为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将是继联合国宪章和WTO之后的全世界的一个新的规章。据此测算,未来10年、20年,煤电上网电价达到1.5-2元/度是完全可能的。值得强调的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尤其是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快速崛起的中国应该而且可以担当起保护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重任。
(7)开展太阳能光伏建筑材料,制定建筑优先利用太阳能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强制实施条例。10年、20年后,随着资源的快速枯竭,煤炭价格将像石油一样高出今天数倍,从而导致占我国电力比重70%的煤电电价大幅攀升。

(6)开展重点城市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如果在未来用光伏发电取代其中的10%、30%,甚至更多,只算其中的30%,用20-30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个过程就会支撑中国未来超过房地产产业规模这样一个大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制定我国太阳能利用百万或千万屋顶计划。根据目前中国产业发展现状,刘汉元认为应该有计划地采取以下若干措施:(1)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专项国家级统一领导机构。
四川通威集团2010年上半年启动3000吨多晶硅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并且还将适时启动年产6000吨多晶硅项目的建设。由此,国家财政并不需要拿多少钱,就可以让这个行业自动、良性地运行起来,从而解决我国清洁能源的永续供应问题。(4)鼓励中国电力和石油进入太阳能行业。太阳能产业30年内将超房地产我国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已突破2000MW,占全球产量的36.7%,其上游的多晶硅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已可实现整个多晶硅生产的封闭运行,接近零排放水平。
睿智企业拥抱太阳能产业据里昂证券报告显示,随着2009年1月江西赛维LDK多晶硅项目的第一阶段生产线投产,中国多晶硅年产能达到2万吨,每月总产出达到663吨,月增34%,平均产能利用率上升至56%。多晶硅被冠以产能过剩是伪命题,有前瞻性的企业会坚定走太阳能光伏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太阳能光伏事业是新能源革命的核心爆发点。

(8)有计划地大力推广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半导体照明城市道路、住宅小区示范。(3)建立太阳能电池研究开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5)实施太阳能产业原料基地建设,健全光伏工业全国布局。中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的10%用光伏发电来提供,这将形成1-2万亿元的新增产业规模。(2)建立2-3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研究开发机构。我国光伏产业自2002年以来,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91.3%,2007年开始成为全世界最大光伏组件生产国。采取9条措施力挺太阳能20年前,居民用电电价每度0.4元,20年后的今天则为0.62元,涨幅达55%由于2010年初金融支持计划的修订,预计2010年市场略有放缓。
同时,在中期,意大利似乎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市场,2009年安装新增能力为730MW,比2008年的338MW增加了一倍多。这几乎是2008年设置的2002MW的二倍,部分原因是由于模块价格下降而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性。
除欧洲之外,日本在2009年已成功地为自己定位成为第三大市场,安装了484MW。当然,经过两年的停滞后,日本已经恢复到最佳之年,2009年1月生效的新刺激政策为0.80美元/W。
这一增长的大部分预计将出现在欧洲,欧洲仍是光伏技术的领先市场。然而,这种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增长,也像德国一样,受到税收减少的促进,预计在2010年强劲增长后,2011年将会大大下降。
法国2009年设置185 MW,但有100MW没有连网。在欧洲其他地方,捷克共和国2009年显著增长,安装了411MW。事实上,在2009年,德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意大利排名第二 ,德国将最有可能在2010年仍然是最大的市场,据德国Bundesnetzagentur.提供的数据,累计设置能力已近10GW,其中包括2009年安装的约3.8GW。快速的增长率,使其2008年刚好超过50MW,这是由于该国太阳能的刺激政策0.63美元/kWh所致。
中国和印度也都在2009年取得进展,到2020年二个国家太阳能发电能力均计划达20GW。重要的是,该行业本身,通过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公布的数据,确认这一增幅是最重要的年生产能力增长,尤其是2009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经济状况出现了困难。
在西班牙,2008年曾成为最大的光伏市场,2009年激励政策减少,使新的光伏和CSP设置能力下降至180MW,而2008为2710MW。即便如此,2009年光伏仍约占西班牙电力生产3%。
最后,希腊、葡萄牙和英国在2010年及以后都将出现增长潜力。比利时在2009年也进入前10名市场,新增光伏设置能力292MW瓦。
虽然该国排在第五位,但2009年拥有较多的人均光伏新安装量(人均约40W),除德国外,高于任何国家。此外,在2010年,全球光伏累计安装能力预计将至少增长40%,而全年的增长预计将增加15%以上。根据2010年6月4日最新的市场分析,200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PV)电力市场新设置能力约在7.2GW,使全球总装机容量已超过22GW。EPIA预计,在政策驱动的方案下,日本在2010年将成为GW市场,雄心勃勃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光伏设置量28GW,2030年达到53GW。
亚洲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需求中心当然,经过两年的停滞后,日本已经恢复到最佳之年,2009年1月生效的新刺激政策为0.80美元/W。
根据2010年6月4日最新的市场分析,2009年全球太阳能光伏(PV)电力市场新设置能力约在7.2GW,使全球总装机容量已超过22GW。即便如此,2009年光伏仍约占西班牙电力生产3%。
重要的是,该行业本身,通过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公布的数据,确认这一增幅是最重要的年生产能力增长,尤其是2009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经济状况出现了困难。这几乎是2008年设置的2002MW的二倍,部分原因是由于模块价格下降而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性。 |